首頁 > 兒童早療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俗稱的「過動兒」醫學上正式的診斷名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為ADHD)。它是兒童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兒童人口當中約有5-10%的人患有此病・男童較女童為多。 ADHD主要有以下三大症狀: 一、注意力不集中 讀書或做事時無法專心,專注力短暫無法持續,容易被它事分心,行事粗心大意,常常出錯,常常遺忘帶需要用的物品,討厭或逃避需要用心去做的事,特別是讀書或作課業,上課常發呆,做事缺乏條理組織。 二、過動 活動量大,上課或做功課時無法安靜坐著,常走來走去,爬上爬下。必需坐著時也不安份,身體 常動來動去,有些個案會話多,愛說話。 三、衝動 行事衝動,欠缺考慮,缺耐心,常無法等待,易干擾他人,平日愛插隊或插嘴、常有不經易的小 動作碰觸他人,惹人厭煩。 ADHD是種以行為與學習上的困擾作為表現的疾病,病因於目前許多醫學資訊已可以確定其為大腦多部位神經功能異常所造成的,其主要的病變部位以大腦額葉為主,並非父母管教不良所引起的,但不當的管教會使問題雪上加霜。 ADHD治療方式選擇一般分為: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兩大類,醫師將參考年齡、症狀嚴重度選擇治療方案。 一、學齡前:建立照顧者的正確觀念 培養父母(或教師)學習如何執行行為治療的訓練計畫。
6歲以下的孩子在治療策略上應謹慎小心,建議家長與醫師充分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後再執行。 二、學齡期:藥物治療、行為治療 6歲以上兒童,藥物治療是改善症狀最有效的治療模式,並輔以行為治療,可有效改善症狀。 三、青少年期:藥物治療、心理社會治療 青少年使用藥物治療輔以心理社會治療來改善症狀。
心理社會治療包括行為管理、動機加強、學業、組織能力和社交技巧培訓等,對學業和組織能力 的改善是有益的。 ADHD的治療改善率達80%,及早治療對孩子的成長會很有幫助。
然而,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卻未接受適當協助,超過70%的孩子可能出現其他合併症狀,且較晚治療後面的共病風險也較高。
- 1
- 2